心肌病临床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558名
TUhjnbcbe - 2024/10/3 19:58:00
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 https://m.39.net/pf/a_6159813.html

“医生,我爸手抖得厉害,筷子都拿不稳,昨晚还大喊大叫、狂出汗,像是见鬼了一样,这不会是戒酒戒出来的毛病吧?”陈大爷的儿子很担心。

陈大爷今年72岁,喝酒喝了40多年,年轻的时候酗酒很严重,早上一起来就开始喝,最能喝的时候能喝半斤到1斤白酒。一直到50多岁的时候,陈大爷查出了严重脂肪肝,这才开始慢慢戒酒。

一个月前,陈大爷的孙子结婚,家里宾客如云,陈大爷架不住大家的热情,又馋酒了,于是也不管家人咋劝,又开始喝上了。

陈大爷忙完后,担心脂肪肝,就戒酒了。可才三天,就出现严重断酒反应,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。

经常听到有人说,老年人要是长期喝酒,突然把酒戒了,反而会一身毛病,这是真的吗?

喝白酒对健康有益还能防癌?这是真的吗?很多国人都这么认为,但事实真是这样吗?

白酒抗癌的说法源于年的一项研究,该研究表明,白酒中含有脂肽化合物地衣素,且已证实其具有抗菌、抗肿瘤、抗凝血、降胆固醇等功效,这揭示了白酒是健康饮品的真相。

对此,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刊文解释,白酒虽然是个复杂混合物,但其中有一些对健康有益的活性物质,这很正常。可这并不意味着喝白酒能抗癌。说得直白点,即便从下水道污水里也能分离出有益成分,但没人会去喝下水道的水。实际上,早在年,世界卫生组织就把酒精列为一级致癌物了。

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《柳叶刀·肿瘤学》上发布的一项全球性大型研究表明:

喝酒对身体不好,容易得癌症,还会让人短命。年10月,医院研究团队在《英国公共卫生》期刊上发了一项研究,涉及名40-79岁的受试者。研究说,40岁后,喝酒越多,长寿蛋白水平下降越明显。跟不喝酒的人比,喝酒的人长寿蛋白水平会显著降低,就算是轻度饮酒也有这个现象,所以别再信喝酒能长寿的说法了!

年8月,《柳叶刀》刊登了一项涉及多万人的研究,结论是:饮酒不存在安全剂量,只要喝了就会危害健康,因此,最安全的饮酒量是“0”,一滴酒都别沾才好。

关于喝酒这件事,民间有很多传言说喝酒对健康有益,现在还有不少人深信不疑。小妙今天就来辟辟谣,讲讲喝酒的那些事儿!

传言一:喝酒能护心血管

适量饮酒有益心血管健康的说法流传甚广,尤其是红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,更是被吹得神乎其神,但实际上,这完全是个骗局。

多项研究表明,饮酒会增加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,哪怕只喝一点,也会提高冠心病、中风、心力衰竭、心肌病等病的发病几率。和不喝酒的人比,少量饮酒的人得中风的风险会高1.14倍,得冠心病的风险高1.06倍,得心力衰竭的风险高1.09倍。

传言2:喝白酒不能治感冒。

很多人觉得感冒喝酒可以去寒气、促恢复,其实这是不对的。酒精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疼、发热,但之后会加重病情。因为喝酒会让血管扩张、分泌物增多,还会和很多药起反应,伤肝又伤肾,严重会坏死。

传言三:喝点药酒能养生

药酒被很多人视为日常养生好物,觉得喝药酒对身体好。可药酒里也有酒精啊,长期过量饮酒会伤肝的。还有啊,用来泡药酒的药材虽然能吃还能入药,但也不能喝太多,不然也会影响健康的。

有很多人长期喝酒,一戒酒,当天就完全不喝了,然后就开始手抖、头疼,出现了好多不舒服的症状,其实这都是“酒精戒断综合征”。

“酒精戒断综合征”指的是,酗酒者突然不喝酒后,12到48小时内,身体会出现的一系列躯体症状和体征。

医院肝病三科主任徐亮表示,戒断综合征因人而异,症状也不同,常见的有手抖、出汗、恶心呕吐、食欲不振、失眠等,时间长了可能会更严重,甚至出现妄想、幻觉等症状。

尤其是长期酗酒或老年人戒酒,要循序渐进,这4个建议可以参考一下。

长期酗酒的人不能一下子就戒酒,得慢慢减少饮酒量或降低饮酒次数,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。

如果戒酒时身体不适很严重,影响正常生活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药辅助戒酒。

营养支持要做好:长期饮酒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、血糖波动异常等问题,戒酒时要确保营养均衡摄入,多吃蔬果、牛奶等,同时保持规律作息,做好“后勤保障”。

寻求亲友支持很重要,家人朋友的帮助对戒酒成功意义非凡。开始戒酒要多跟家人沟通,遇到困难及时向他们求助。

喝酒对健康没啥好处,还在喝的人赶紧戒了吧,别给自己找借口!

《柳叶刀·肿瘤学》:年,喝酒喝出74万例癌症!生命时报:没一口酒精是无辜的!-07-27

[3]《专家在线

戒酒别着急,小心断酒综合征》.医院订阅号-01-25

1
查看完整版本: 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558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