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某,3岁,女。于年6月14日初诊。
主诉:发热、咳嗽1周
现病史:患者1周前出现发热、咳嗽,体温最高达39度,在当地诊所输液治疗(具体不详),未见缓解,医院治疗(具体不详),考虑支气管炎。期间反复使用美林退热,一日1-2次,每次用后全身大汗,2天前热退,体温35.3℃左右,咳嗽未见缓解,经介绍转中医诊治,症见:终日思睡,极度倦怠懒言,不欲食,纳食极少,咳嗽频作,有痰声,痰具体不详(不会咯痰)。欲少量饮水,大便2日未解,小便利,四肢不温。
查体:T:35.3度,精神疲软,嗜睡(就诊过程全程由家属抱着,闭目状态),呼之能睁眼,查体尚配合。舌质尖略红,苔白中后段淡*厚腻(见下图),寸略浮。
诊断:太阴湿热,表里同病,脾气不运
处方:
麻*5g杏仁7g薏苡仁10g桑叶7g
连翘5g茯苓7g白豆蔻(后下)5g厚朴5g
法半夏7g陈皮7g藿香5g甘草5g
*3剂(水煎服,日一剂,每次50ml,分三服)
嘱避生冷瓜果食物。
年6月17日复诊:
服上方3剂后,精神明显好转(自行步入诊室),咳嗽大减未净,咳时有痰声,欲饮食,食量近常,二便正常,体温36.5,肢温正常,舌质淡红苔净(见下图),脉两寸浮。
考虑湿热均明显减轻,脾气渐复,以宣降肺气,燥湿化痰,兼扶脾气为法,予下方五剂善后。
麻*5g杏仁7g薏苡仁10g甘草5g
生石膏8g法半夏8g茯苓8g陈皮6g
*参7g桔梗6g炒枳壳6g炒麦芽8g
按:此案应注意两点:1、关于汗法,仲景时代的误汗现象,在当今临床一样非常普遍。《伤寒》云:“温服一升,取微似有汗(大青龙汤服法)”、“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离,病必不除(桂枝汤服法)”,《金匮》云:“盖发其汗,汗大出者,但风气云,湿气在”,不管是外受风寒,还是风湿,均应取缓汗,不可大汗,而此案一而再,再而三的反复大汗,既伤体表营卫之气,又损伤脾气,致使热退而四肢不温,倦怠思睡,不欲食不能食。2、患者倦怠思睡,不欲饮食,虽然有脾气不振之机,但患者舌质尖红苔厚腻,脉不虚,仍应考虑湿困表里之气,不宜过早或重用补药。
蠢子医